【2018初级会计大纲具体改动有哪些】2018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大纲进行了部分调整,主要围绕《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科目展开。这些改动旨在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提升考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以下是对2018年初级会计大纲改动内容的总结。
一、总体调整方向
2018年的大纲调整整体幅度不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知识点的细化与补充
- 部分章节顺序的调整
- 新增部分内容以适应财税政策变化
- 删除或合并部分内容以优化结构
二、具体改动内容对比(2017 vs 2018)
| 章节名称 | 2017年大纲内容 | 2018年大纲内容 | 改动说明 |
| 第一章 总论 |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 增加了“会计目标”相关内容 | 强调会计目标的重要性,使内容更完整 |
| 第二章 资产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 | 新增“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知识点 | 满足实际工作中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理需求 |
| 第三章 负债 | 短期借款、应交税费等 | 增加“应付债券”相关内容 | 更全面地覆盖企业融资方式 |
|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 调整了“留存收益”的分类方式 | 更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
| 第五章 收入 | 收入确认条件、收入计量方法 | 新增“合同成本”相关内容 | 配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修订 |
| 第六章 费用 |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增加“期间费用”的分类说明 | 提高考生对费用管理的理解 |
| 第七章 利润 |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 | 调整利润分配流程,增加“盈余公积”的使用说明 | 更清晰地展示利润分配机制 |
| 第八章 财务报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 增加“现金流量表”的简要介绍 | 提升考生对财务报表的整体理解 |
| 第九章 产品成本核算 |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 新增“分步法”相关内容 | 更全面地覆盖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 |
|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 行政单位会计概述 | 增加“事业单位会计”的相关内容 | 拓展适用范围,提高实用性 |
三、重点变化说明
1. 新增如“投资性房地产”、“应付债券”、“合同成本”等,反映出考试内容更加贴近现实业务。
2. 结构调整:部分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整,如将“利润”提前至“财务报表”之前,有助于逻辑上的连贯性。
3. 规范表述:一些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范化,例如“所有者权益”中的“留存收益”分类更明确。
4. 政策衔接: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变化,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修订,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更新。
四、备考建议
对于2018年的考生来说,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重视新增内容,尤其是“投资性房地产”、“合同成本”等新知识点。
- 理解调整后的结构,注意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 结合实际案例,增强对会计实务的理解。
- 关注最新会计政策,如税收政策、会计准则变动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8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的调整虽然幅度不大,但内容更加细致、实用,有助于考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