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简介吴哥窟的资料】吴哥窟,位于柬埔寨西北部的暹粒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代宗教建筑之一,也是高棉帝国鼎盛时期的象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不仅以其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雕刻闻名,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以下是对吴哥窟的基本介绍和相关资料的总结。
一、吴哥窟简介
吴哥窟(Angkor Wat)建于12世纪,由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下令建造,最初是供奉印度教神祇毗湿奴的寺庙,后逐渐转变为佛教寺庙。它不仅是高棉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东南亚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吴哥窟以其巨大的规模、精美的浮雕、对称的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全球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二、吴哥窟资料汇总表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吴哥窟(Angkor Wat) | 
| 地理位置 | 柬埔寨暹粒省 | 
| 建造时间 | 12世纪(约1113–1150年) | 
| 建造者 | 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 | 
| 建筑类型 | 印度教寺庙(后转为佛教) | 
| 建筑风格 | 高棉建筑风格,融合印度教与佛教元素 | 
| 建筑特点 | - 大规模石砌结构 - 对称布局 - 精美浮雕壁画 - 多层塔楼设计 | 
| 面积 | 约400,000平方米 | 
| 高度 | 最高塔楼约65米 | 
| 主要功能 | 宗教祭祀、王室陵墓 | 
| 世界遗产 | 1994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 
| 开放时间 | 全天开放(建议清晨或傍晚参观) | 
| 最佳游览时间 | 11月至次年4月(旱季) | 
| 文化意义 | 东南亚古代文明的象征,被誉为“高棉的微笑” | 
三、吴哥窟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吴哥窟不仅是建筑奇迹,更是高棉文明的象征。其浮雕描绘了印度教经典《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故事,展现了古高棉人对宇宙观、宗教信仰和艺术表达的理解。此外,吴哥窟的建筑布局也体现了高棉人对自然与宇宙秩序的深刻认识。
近年来,由于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吴哥窟的保护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国际社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修复与保护,以确保这一世界遗产得以延续。
四、结语
吴哥窟不仅是柬埔寨的国家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的存在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高棉帝国的辉煌与智慧。无论是从历史、艺术还是建筑的角度来看,吴哥窟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