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咏絮才这一典故含义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咏絮才这一典故含义,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7 17:30:32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这句诗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它不仅是一首诗中的佳句,更是对人物性格与命运的深刻刻画。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句话背后隐藏的典故及其意义。

首先,“停机德”来源于中国古代著名的贤妻良母典范——乐羊子之妻的故事。据记载,乐羊子外出求学中途返回家中,其妻正在织布,见状便以织布为喻劝勉丈夫坚持学业,不可半途而废。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女性对于家庭责任的理解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支持态度,是一种传统美德的表现。

其次,“咏絮才”则源自东晋时期才女谢道韫的一个著名典故。据传,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谢安召集家人赏雪论诗,侄儿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侄女谢道韫则答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她将雪花比作随风飘舞的柳絮,形象生动且富有诗意,因此赢得了“咏絮才”的美誉。这不仅展示了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智慧的认可。

结合这两层意思,“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实际上是对两位杰出女性形象的高度概括。前者代表了无私奉献、持家有道的传统女性形象;后者则象征着才华横溢、卓尔不群的知识女性风采。然而,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古代社会里,这些美好的品质却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空间,因而作者发出“可叹”、“堪怜”的感慨。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句话还隐含着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价值观念之间矛盾冲突的关注。一方面,他赞美那些具备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人;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状态往往是难以实现甚至充满悲剧色彩的。这种矛盾情绪贯穿于整部《红楼梦》,使得该作品成为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的经典之作。

总之,“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一典故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深刻的思想主题。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关注性别平等、尊重个体差异,并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文化环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