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讲解】《庭中有奇树》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者不详。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虽短,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汉代五言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诗歌
《庭中有奇树》全文如下:
>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离时。
整首诗通过描写庭院中一棵美丽的树,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虽然摘下花朵想要寄给思念的人,但因为距离遥远而无法送达,最终感叹这种物品虽小,却承载着深深的离愁别绪。
二、内容分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题 | 《庭中有奇树》 |
作者 | 不详(出自《古诗十九首》) |
体裁 | 五言古诗 |
创作背景 | 汉代民间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与情感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
主要意象 | 奇树、绿叶、花、香气、距离 |
情感基调 | 悲凉、忧伤、思念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表现手法 | 借物抒情、以景写情、对比手法(如“馨香盈怀袖”与“路远莫致之”) |
文化意义 | 展现古代文人对亲情、爱情的细腻表达 |
三、结语
《庭中有奇树》虽篇幅短小,但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古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方式。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古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情,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以物寄情”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