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刘大櫆年谱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刘大櫆年谱,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6 09:53:53

刘大櫆年谱】刘大櫆(1698—1779),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家,是“桐城派”早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思想对后来的方苞、姚鼐等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桐城派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以下为刘大櫆生平大事年谱。

一、生平总结

刘大櫆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早年以文章闻名乡里。他虽科举不顺,但并未因此放弃文学追求,反而更加专注于古文创作与教学。其文风严谨,讲究义法,强调“神气”“音节”“字句”的统一,主张“文贵简”,反对堆砌辞藻。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刘大櫆一生著述颇丰,虽未得高官厚禄,但在文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桐城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二、刘大櫆年谱

年份 事件
1698 刘大櫆生于安徽桐城,出身书香门第。
1715 十七岁,入县学,开始系统学习儒家经典。
1720 二十岁,参加乡试,未中,遂专心研读古文。
1731 三十三岁,赴京应试,仍不第,遂归乡讲学。
1736 三十八岁,结识方苞,二人志趣相投,常有书信往来。
1740 四十二岁,受聘于安庆府学,教授学生,名声渐起。
1745 四十七岁,撰写《论文偶记》,提出“神气、音节、字句”三位一体的文学观。
1750 五十二岁,被推荐为拔贡,但未赴任,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与教学。
1755 五十七岁,参与编纂《桐城文录》,整理桐城文人作品。
1760 六十二岁,因病退隐,专心著述,不再出仕。
1770 七十二岁,完成《海峰文集》初稿,内容涵盖散文、诗赋、书信等。
1779 八十一岁,卒于家乡,葬于桐城。

三、结语

刘大櫆一生虽未在仕途上取得显赫成就,但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不可忽视。他不仅继承了桐城派的文学理念,更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为后来的姚鼐等人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文章风格朴实自然,注重情感表达与语言节奏,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大櫆的生平与作品,至今仍为研究清代文学与桐城派的重要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